一、个人简介:
1980年生,福建漳州人,现为福建师范大学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主要研究领域为传播学理论,兼任中国新闻史学会新闻传播思想史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传播学分会理事、福建省传播学会副会长等职。
二、学习与工作经历
1999.9-2003.6,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国家文科基地班,本科生;
2003.9-2006.6,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戏剧与影视学,硕士生;
2006.9-2009.6,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传播学,博士生;
2009.8-2013.12,福建师范大学传播学院,讲师;
2013.12-2019.12,福建师范大学传播学院,副教授;
2019.12-至今,福建师范大学传播学院,教授;
2018.2-2018.8,台湾世新大学访问学者。
三、代表论文
A类论文
(1)《作为“现代性”问题的媒介技术与时间危机:基于罗萨与韩炳哲的不同视角》,《国际新闻界》,2021年第5期。
(2)《媒介、时间与与现代性的“谎言”:社会加速理论的传播批判研究》,《现代传播》,2020年第6期。
(3)《被遮蔽的存在:论法兰克福学派的经验性传播研究》,《新闻与传播研究》,2018年03期。
(4)《“自下而上”的传播思想史研究:如何可能?——以罗伯特·达恩顿为例》,《现代传播》,2017年04期。
(5)《被忽视的克拉考尔:游离于法兰克福学派的传播批判研究》,《现代传播》,2016年07期。
(6)《从“乌合之众”到“媒介公民”:受众研究的“公民”视角》,《现代传播》,2010年12期。
(7)《闪耀的平凡:捕捉民族与国家发展的瞬间》,《光明日报》,2020年06月17日 15版。
B类论文
(1)《电视媒体传播的“空间”想象与建构》,《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9年01期。
(2)《海峡两岸文化共同体的媒介呈现》,《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5年02期。
(3)《海峡两岸传媒业合作的影响因素考量与模式创新分析》,《台湾研究集刊》,2013年04期。
C类论文
(1)《历史语境与经验的囚徒:“华语电影”概念反思》,《东南学术》,2019年第03期。
(2)《从“文化共同体”到“媒介共同体”:海峡两岸传媒业合作研究的视角转换》,《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13年第03期。
(3)《论大众传播研究的公共哲学维度》,《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12年第01期。
(4)《作为“新社会运动”的环保传播及其意义》,《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11年第01期。
(5)《媒介批判的转向:从“工具理性”到“交往理性”》,《社会科学研究》,2010年第5期。
(6)《公民社会理论视角下的大众传播研究》,《当代传播》,2010年第4期。
(7)《公民社会理论视角下的“新媒介运动”及其阐释》,《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第03期。
(8)《广告的社会学想象力》,《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03期。
(9)《启蒙的两难:媒介批判理论的起源语境探析》,《社会科学研究》,2007年第6期。
(10)《网络、虚拟空间与社会思潮的延伸》,《内蒙古社会科学》,2007年第5期。
四、学术著作
1.专著:《媒介、启蒙与公共性:西方传播批判理论研究》,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2019年8月出版,23万字。
2.专著:《影像的共同体:海峡两岸影视产业合作研究》,海峡文艺出版社,2019年8月出版,25万字。
3.参编:《广告美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11年08月出版。
4.参编:《广告社会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8月出版。
五、课题项目
1.2021年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马克思主义对近百年来传播理论发展的影响研究》,(21BXW106,在研)。
2.2013年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海峡两岸文化创意产业合作研究》,(13CXW056,已结项)。
3.2020年福建省社科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数字化时代的马克思主义与传播理论新发展研究》,(FJ2O2OMJDZ026,在研)。
4.2010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基于文化同源性的海峡两岸传媒业合作模式研究》,(10YJC860019,已结项)。
5.2020年福建师范大学研究生课程思政示范课《西方传播思想史》,(KCJS202009)。
六、获奖情况
1.福建省第十四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021)
2.指导研究生学位论文获评福建省优秀学位论文(2020)
3.福建新闻奖二等奖(2019)
4.中国新闻史学会优秀论文奖(2018)
5.第十一届全国广播电视学术论文三等奖(2010)
6.福建省广播电视奖一等奖(2009)
七、主讲课程
研究生课程:西方传播思想史
本科生课程:社会学概论、传播理论、广告学、中外广告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