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旧栏目  教师简介

李岚

时间:2023-09-13浏览:10


一、个人简介

李岚,福建省“闽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内广电行业首位博士后,荣获全国广播电视“十佳理论人才"称号,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展研究中心原信息研究所所长,全国广播影视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北京电视艺术家协会理事,福建省文艺专家评委,福建新闻奖评委,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平台考核和节目评审专家,美国丹佛大学丹尼尔斯商学院CEMMP访问学者。曾先后在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电视台从事多年主编、制片人、节目主持人工作。主要研究领域为影视产业、视听国际传播、视听作品创作与传播等。多次负责有关文化产业、广电发展改革等重大课题的研究,系《国家“十三五”时期广播影视发展规划》编制组核心专家,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广电部级社科、中宣部和国家广电总局重点课题等50多个研究项目,对广电行业相关政策制定产生重要影响。著有《电视评估全攻略:理论、模型与实证》《电视产业价值链:理论与个案》《中国电视产业评估体系与方法》《中国电视前沿》等多部著作,在《新闻与传播研究》《现代传播》《国际新闻界》《电视研究》《当代电影》等核心、重点期刊上发表120多篇学术论文,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发表多篇文艺评论,主持编著出版12部中国广电蓝皮书,获20多个省部级奖项。

二、学习与工作经历

(一)学习经历

1994.9-1997.7 四川大学新闻系文艺学专业,文学硕士

2000.9-2003.7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传播学专业,文学博士

(二)工作经历

1994.9-1996.6 四川岷江音乐台、四川有线电视台节目主持人、责任编辑(兼职)

1997.7-2003.7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新闻与传播系,讲师

1998.7-2003.7 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社教中心,主编、制片人(兼职)

2003.7-2005.6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博士后

2012.5-2013.11 中国教育电视台《面对》栏目,策划人、特邀主持人、首席观察员

2005.7-2022.11 国家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副所长、研究员、所长、支部书记

2022.12-  福建师范大学传播学院 教授

三、代表性学术论文

(一)A

1、《背景资料:增进新闻信息含量的有效途径——三种电视新闻节目的新闻背景分析与理论诠释》,《新闻与传播研究》,20006月。

2、《新形势下广播电视构建对外话语体系的战略路径》,《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22年第8期。

3、《中国电视专业化建设现状、问题与对策》,《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512月。《人大复印资料》新闻与传播卷2016年第3期全文转载。

4、《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广播影视产业发展研究》,《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19月。

5、《历史的人 人的历史——上海外语频道<中国通>的审美价值》,《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04月。

6、《广西卫视:聚焦东盟 提升品牌》,《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92月。

7、《一部经济史的艺术表达第一财经<激荡·1978—2008>,《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0812月。

8、《传媒产业的理论视角:控制与影响因素分析》,《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410月。

9、《市场碎裂化背景下的香港传媒产业》,《国际新闻界》,20062月。

10、《电视节目量质同步提升——为观众奉献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人民日报》,2022331

11、《银幕荧屏上的教师形象》,《光明日报》,2023910日。

12、《纪录片<勇敢者的征程>:进入历史现场 传播中国力量》,《光明日报》,2022420日。

13、《悬疑剧应避免同质化》,《光明日报》,20211222日。

14、《品味<鹮巢>的艺术魅力》,《光明日报》,2014822日。

(二)B

15、《数字经济驱动下的广电节目融合创新与运营》,《电视研究》,2022年第5期。

16、《突发公共事件中主流媒体“微评论”效能分析——以总台<央视快评><国际锐评>战“疫”评论为例》,《电视研究》,20206月。

17、《县级电视台媒体融合发展:要补血,更要造血》,《电视研究》,201812月。

18、《把牢“第一话语权” 打造思想新高度》,《电视研究》,20186月。

19、《广播电视产业发展的新格局和新趋势》,《电视研究》,201711月。

20、《新技术驱动:电视媒体融合发展主引擎》,《电视研究》,20166月。

21、《经济新常态下电视广告产业发展新思路》,《电视研究》,201512月。

22、《多元传播环境下广电主流媒体的产业发展战略》,《电视研究》,20147月。

23、《电视节目创新的原动力:体制机制创新》,《电视研究》,20139月。

24、《权威呈现行业态势,聚焦广电热点亮点》,《电视研究》,20137月。

25、《2012年电视产业发展状况盘点》,《电视研究》,20133月。

26、《数字化条件下新的收视调查模式转换趋势与启示》,《电视研究》,201211月。

27、《2011年电视产业发展状况盘点》,《电视研究》,20123月。

28、《融合背景下电视产业发展的战略转型》,《电视研究》,20111月。

29、《广播电视品牌评估的理论框架和体系建构》,《电视研究》,20107月。

30、《广播电视品牌评估:国内外经验与启示》,《电视研究》,20105月。

31、 《2009年中国电视产业竞争格局与发展态势》,《电视研究》,20101月。

32、 《中国电视剧营销竞争格局与发展趋向》,《电视研究》,20098月。

33、 《新时期电视制播分离改革的现状、问题与趋向》,《电视研究》,20094月。

34、 《我国电视剧产业三十年改革发展与未来趋向》,《电视研究》,200812月。

35、《电视购物:传媒产业价值链竞争新模式》,《电视研究》,20084月。

36、《2007年中国电视产业竞争状况和发展格局》,《电视研究》,20082月。

37、《当前电视娱乐节目市场格局与发展态势》,《电视研究》,20079月。

38、《电视传媒产业价值链和核心竞争力战略分析》,《电视研究》,20056月。

39、《广泛性、贴近性、服务性、可视性——从“五一”报道看〈新闻联播〉改进趋向》,《电视研究》,20017月。

40、《中西电视谈话节目风格之比较》,《电视研究》,19993月。

41、《影视受众接受心理比较论》,《当代电影》,20011月。《人大复印资料》影视研究卷《电影、电视艺术研究》2001年第3期全文转载.

(三)C类、D

42、《华人春晚:家国喜事相连 普天同胞共欢》,《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82月。

43、《文化科教类电视节目的创新点与突破口》,《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78月。

44、《加紧突破关键节点 加快媒体深度融合》,《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74月。

45、《真人秀节目的价值引领和意义构建》,《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69月。

46、《新形势下深化制播分离改革的几点思考》,《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63月。

47、《关于广电改革的两点思考》,《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59月。

48、《转型·升级·融合》,《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54月。

49、《建立完善收视调查行业监管机制的对策研究》,《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24月。《人大复印资料》新闻与传播卷2012年第9期全文转载。

50、《金融危机:机遇大于挑战》,《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93月。

51、《电视产业:继续稳定发展》,《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62月。

52、《数字电视政策:促进传媒产业价值链转型》,《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55月。

53、《广电产业集团运营效率评估理论探讨》,《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411月。

54、《受众分析视野中的电视节目策略》,《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24月。

55、《中国广电传媒产业价值链现状及问题剖析(上)》,《新闻界》,20044月。

56、《从竞争优势到公司战略:传媒企业产业价值链的关联构建》,《新闻界》,20042月。

57、《从微观到宏观,从初探到完善——关于中国电视综合评估现状的问卷调查》,《新闻界》,200210月。

58、《略论中国广电传媒集团化程度评估体系的构建》,《新闻界》,20022月。《人大复印资料》新闻与传播卷2002年第4期全文转载。

59、《中国电视产业化运作的综合评估构想》,《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211月。

60、《影视信息不同接受心理分析》,《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11月。

61、《电视纪实传播美学探析》,《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19997月。《人大复印资料》影视研究卷《电影、电视艺术研究》1999年第5期全文转载。

62、《电视纪实:人文主义传播意识的回归》,《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19981月。

63、《区域广电主流媒体深度融合发展模式创新》,《传媒》,20196月。

64、《革新图存:加快广电媒体融合发展“四个转变”》,《传媒》,201512月。

65、《我国广播影视强国建设的现实差距和总体思路(下)》,《传媒》,201110月。

66、《我国广播影视强国建设的现实差距和总体思路(上)》,《传媒》,20119月。

67、《竞争升级 改制提速——2010电视业发展状况盘点》,《传媒》,20111月。

68、《2009广电媒体:构建可持续发展新格局》,《传媒》,200912月。

69、《2008中国广电“生态图”》,《传媒》,20096月。

70、《制播分离政策解读及产业模式解析》,《当代电视》,20103月。

71、《电视媒体融合发展的高度、深度和广度》,《新闻战线》,20196月。

72、《“广电+电商”:广电产业发展新突破》,《新闻战线》,20161月。

73、《集约 理性 多元 转型——2014年广播电视产业经营情况盘点》,《新闻战线》,20152月。

74、《省级卫视联姻的模式、启示和趋势》,《新闻战线》,20108月。《新华文摘》2010年第20期摘编。

75、《数字付费频道发展的现实与未来》,《南方电视学刊》20124月。《人大复印资料》新闻与传播卷2012年第8期全文转载。

76、《工作电视:微内容时代的新财经媒体》,《中国广播影视》,20072月(合刊)。《人大复印资料》新闻与传播卷2007年第5期全文转载。

77、《政策解读与趋势分析》,《中国广播影视》,20061月(下),《人大复印资料》新闻与传播卷2006年第4期全文转载。

 (四)国际会议论文

78The Policy of China’s Radio, Film and Television Industry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Governmental Regulation and Reform“China's Modernisation, Modernity and the Media” ForumJune 14-16th, 2006LondonCD version conference proceedings.

79Volunteers give Rural China a helping handThe 12th International Youth Forum: Voluntarism and Youth, International Youth Center, Seoul Korea, 4-10,July,2001.

四、代表性学术著作

1、专著《电视评估全攻略:理论、模型与实证》,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20153月。

2、专著《电视产业价值链:理论与个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6月。 

3、专著《中国电视产业评估体系与方法》,华夏出版社20048月。 

4、专著《中国电视前沿——关于理念与运作的对话》,新华出版社20028月。 

5、专著《水落石出──历史事件采访实录》,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10月。

6、译著《解放•传媒•现代性——关于传媒和社会理论的讨论》,新华出版社20051月。6、合作专著《影视艺术比较论》,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16月。

7、作为副主编、主要作者编著2006年至2017年《中国广播电影电视发展报告》(广电蓝皮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新华出版社、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分别于2006年至2017年出版。

8、作为分卷编委编著《新中国北京文艺60年•电视卷》,中国文联出版社201012月。

9、合作编著全国干部学习培训教材《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撰写“第八章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人民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192月。

10、合作编著《中国广播电视发展十年回眸(20012010年)》(合),撰写“第三章广播电视产业发展第二节广播电视产业发展的新格局”。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1210月。

11、合作译著《新闻与揭丑——美国黑幕揭发报道经典作品集》,海南出版社20005月。

12、合作译著《新闻与正义──普利策新闻奖获奖作品集》,海南出版社19982月。

五、代表性课题项目

1、主持2019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5G时代互联网传播方式的变革与治理创新研究》子课题《5G时代互联网信息消费方式的变革及治理对策》。

2、主持2013年国家广电总局部级社科研究项目重大课题《中国电视专业化建设及评估体系研究》。

3、主持2010年国家广电总局部级社科研究项目重要课题《广播电视收视听调查评估体系建设研究》。

4、主持2008年国家广电总局部级社科研究项目《广播电视品牌评估体系研究》。

5、主持2014年中宣部课题《关于我国电视台制播分离情况的调研报告》。

6、主持2014年中宣部课题《关于我国电视台节目采购管理情况的调研报告》。

7、主持2014年中宣部课题《关于我国电视台内部管理运行情况的调研报告》。

8、主持2022年北京市广播电视局课题《北京市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领域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研究》。

9、主持2021年北京市广播电视局课题《北京市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系统法治宣传教育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

10、主持2015年北京市新闻出版广电局课题《北京市广播影视“十三五”发展规划》。

11、主持2014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委托课题《全国民族广播建设与发展调研》。 

12、主持2001年中央电视台重点课题《中国电视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13、参与2019年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新时代中国国际传播实践问题与本土化理论创新研究》。

14、参与2015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建立健全文化安全审查制度研究》。

15、参与2010年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媒介融合背景下中国广播影视发展趋势和政策引导研究》。

16、参与2009年国家广电总局部级社科研究项目重大课题《广播影视新媒体发展战略布局及扶持政策研究》。

17、参与2005年国家软科学研究项目《广播影视产业自主创新实现路径与政策机制》。

18、参与2018年国家广电总局部级社科研究项目《电视频道综合评估体系研究》。

六、主要科研获奖

12018年,学术论文《改革开放40年广播电视产业四次大跨越》,获中国广播电影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改革开放与广播电视——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主题征文评选二等奖。

22013年,中国广播电视协会第五届全国广播电视“十佳百优”理论人才评选,获全国“十佳”广播电视理论人才称号。

32011年,作为主要研究人员参与国家广电总局社科课题“视听新媒体发展的基本格局及战略构想”,获国家广电总局2011年度科技创新奖软科学类二等奖。

42010年,学术论文《广播影视市场体系制度创新与机制转换研究》,获中国广播电视协会“第十一届全国广播电视学术论文评选”二等奖。

52009年,学术论文《金融危机:机遇大于挑战》,获中国广播电视协会“重大突发事件与媒体应对策略”征文评选优秀奖。

62008年,获得第十四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论坛荣誉证书。

72008年,作为第一主要研究人员参与国家软科学项目“广播影视产业自主创新实现路径与政策机制”,获国家广电总局2007年度科技创新奖软科学类三等奖。

82008年,学术论文《工作电视:微内容时代的新财经媒体》,获中国广播电视协会“第十届全国广播电视学术论文评选”二等奖。

92007年,专著《中国电视产业评估体系与方法》,获中国广播电视协会“第五届全国广播电视学术著作评选”二等奖。

102007年,编著《2006年中国广播影视发展报告》(广电蓝皮书),获中国广播电视协会“第五届全国广播电视学术著作评选”特别奖;

112001年,学术论文《受众收视分析视野中的节目策略》,获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01年优秀论文三等奖;

122000年,学术论文《背景资料:增进新闻信息含量的有效途径》,获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00年优秀论文二等奖;

131999年,获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颁发的“澳门回归宣传报道”荣誉证书。

七、主讲课程

1、研究生课程:《电视媒体影响《广播电视前沿》等。

2、本科课程:《影视艺术前沿《影视精品评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