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简介
张经武,1974年3月生,湖北黄冈人,戏剧与影视学博士,福建省“闽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福建师范大学传播学院教授。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影视国际传播专委会理事,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成果评审专家,广西戏剧与影视学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广西文化厅、科技厅咨询专家,河北科技厅咨询专家。研究方向:电影美学、电影与城市、电影文化产业、科幻电影、文艺传播、城市传播、区域文化等。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文艺报》《中国社会科学报》《中国文艺评论》《当代电影》《北京电影学院学报》等100余种书报刊发表各类文章300余万字,其中学术论文170余篇,核心期刊60余篇,重要报纸30余篇,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近10篇。主持或参与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等科研项目近20项,获得省级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奖项10余次。曾参与编辑、撰稿或者策划教材类、作文辅导类、校园情感类图书20余本;曾辅导学生在《人民日报》《儿童文学》《星星诗刊》等各级报刊发表文学、新闻类文章1000多篇首。
二、学习与工作经历
(一)学习经历
1993.9-1996.6 湖北黄冈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专业专科;
1997.9-2000.6 湖北大学中文专业本科;
2003.9-2006.6 南宁师范大学文艺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获文学硕士学位;
2013.9-2016.6 厦门大学戏剧与影视学专业博士研究生,获艺术学博士学位
(二)工作经历
1996.7-2003.8 湖北武穴师范学校(后改为武穴实验高级中学)教师;
2006.7-2019.11 广西财经学院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教师;
2009.8-2011.7 中国政府公派蒙古国人文大学汉语专家;
2019.12-现在 福建师范大学传播学院影视艺术系教师
三、代表性学术论文及评论文章
(一)A类
1、《当作家还是做枪手》,《光明日报》2004年1月21日文化周刊第1版;
2、《语文教材的变与不变》,《光明日报》2005年4月29日文化周刊第1版;
3、《民俗不是策划出来的》,《光明日报》2005年6月10日文化周刊第1版,2005年6月11日中央电视台“传媒链接”摘播;
4、《珍视城市民俗美》,《人民日报海外版》2004年4月10日第2版,2004年04月02日中央电视台“媒体聚焦”摘播;
(二)B类
5、《电影共同体美学的要义及其与中国文化传统的联系》,《当代电影》2021年第6期;CSSCI期刊;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影视艺术》2021年第8期全文转载;
6、《“拼盘电影”的共同体美学——以“国庆三部曲”为例》,《中国文艺评论》2022年第5期;CSSCI期刊;
7、《“新文科”视域下高校影视专业教育改革关键路径》,《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年12月22日第6版;
8、《5G时代电影的新变》,《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07-23第5版;
9、《电影的“城市性”理论》,《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9年第9期;CSSCI期刊;
10、《介入与植入:城市在电影中的存在方式和意义》,《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9年第2期;CSSCI期刊;
11、《图像消费社会电影图像消费心理及其意义》,《当代电影》2017年第8期; CSSCI期刊;
12、《被遮蔽的哈尔滨:中国专业影院之诞生与早期电影文化格局》,《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6年第1期;CSSCI期刊;
13、《框取与溢出:电影作用于城市旅游的机制》,《文化产业研究》2016年第3期;CSSCI期刊;
14、《机制与模式:电影艺术如何影响城市创意产业》,《文化产业研究》2015年第2期;CSSCI期刊;
15、《新世纪中华电影东南亚传播:新问题与新视角》,《当代电影》2014年第10期;CSSCI期刊;
(三)C类(CSSCI期刊)
16、《世界典型“影城”的类型、文化产业特色与中国意义》,《宁夏社会科学》2019年第4期;CSSCI期刊;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文化创意产业》2019年第6期全文转载;
17、《城市文化特色的基本构成与PRIS性质》,《宁夏社会科学》2021年第3期,CSSCI期刊;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文化研究》2021年第8期全文转载;
18、《民族地区中心城市“文化特色危机”:关键原因与主要症候》,《广西民族研究》2021年第2期;CSSCI期刊;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民族问题研究》2021年第8期全文转载;
19、《民族地区中心城市文化特色趋弱问题研究》,《青海社会科学》2022年第1期;CSSCI期刊;
20、《反差、流动与迷失:新时期以来中国城市移民电影的空间美学》,《艺术学界》2022年第1期;CSSCI期刊;
21、《中国文学东南亚传播的挑战、机遇与路径》,《当代文坛》2021年第5期;CSSCI期刊;
22、《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应该借鉴的主要国际经验》,《华夏文化论坛》2021年第2期;CSSCI期刊;
23、《民族地区中心城市“文化特色危机”:内涵与表征》,《学术界》2020年第11期;CSSCI期刊;
24、《电影的“城市性”理论与城市路径下的电影学研究》,《宁夏社会科学》2020年第6期;CSSCI期刊;
25、《电影的“城市性”:发生、存在与表征》,《学术界》2019年第3期;CSSCI期刊;
26、《中国文学在东南亚传播的历史脉络与多元路径》,《东岳论丛》2019年第7期;CSSCI期刊;
27、《意识、理念与策略:刍议“城市病”及其防治》,《都市文化研究(第10辑2015)》;CSSCI期刊;
28、《造物节:文化经济盛会与美学新思》,《探索与争鸣》2015年第03期; CSSCI期刊;人大复印资料《美学》2015年第5期全文复印;
29、《当下文学的图像化追求》,《东方丛刊》2008年第1期;CSSCI期刊;
30、《论媒介时代新诗的裂变》,《东方丛刊》2005年第3期;CSSCI期刊;
31、《增魅传播:电影对于城市的广告效应》,《新闻界》2016年第10期;CSSCI期刊;
32、《传媒批评的在场与学院批评的失语》,《新闻界》2011年第10期;CSSCI期刊;
33、《“影视城旅游”高质量发展的三个关键》,《中国文化报》2021-07-24第2版;光明网、人民网全文转载;
34、《主旋律商业大片的创意路径》,《中国文化报》2019-11-23第3版;光明网、人民网全文转载;
35、《在遮蔽中建构:新媒体时代的旧媒体艺术》,《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6期;CSSCI期刊;
36、《文学出版究竟怎么了?》,《中国图书评论》2010年第4期;CSSCI期刊;
37、《城市异化与城市美的思索》,《现代城市研究》2004年第10期;CSSCI期刊;该文被《新华文摘》2004年第24期“篇目辑览”收录;
(四)D类(CSSCI扩展版+北大核心)
38、《传媒多元化视域下中国文学的东南亚传播》,《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5期;CSSCI期刊扩展版;
39、《向城而生:电影“初生传播”的“城市性”隐喻》,《艺术探索》2022年第3期,CSSCI期刊扩展版;
40、《中国电影东南亚传播:电懋影片的历史经验》,《未来传播》2022年第3期;CSSCI期刊扩展版;
41、《电影共同体美学与中小成本电影发展》,《民族艺术研究》2022年第1期;CSSCI期刊扩展版;
42、《讲好黄河故事:黄河在电影中的存在方式》,《文艺评论》2021年第3期;CSSCI期刊扩展版;
43、《电影与城市双赢发展:维度、旨归与前提》,《新闻与传播评论》2020年第6期;CSSCI期刊扩展版;
44、《“城影双赢”:电影跨界传播的产业化探索》,《传媒》2018年第19期;CSSCI期刊扩展版;
45、《电影媒介对市民的文化塑造》,《学术探索》2019年第4期,CSSCI期刊扩展版;
46、《我国城市电影文化遗产保护试论》,《理论月刊》2016年第5期;CSSCI期刊扩展版;
47、《电影明星的“城里人”身份及其意义》,《电影新作》2015年第5期;北大核心期刊;
48、《因城而变:电影历史的“城市性”》,《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2017年第2期,北大核心期刊;
49、《卢米埃尔兄弟电影短片的城市性》,《四川戏剧》2018年第2期;北大核心期刊;
50、《值得商榷的师爱观念》,《班主任》2000年第1期;北大核心期刊;
51、《妙用课文语,批评效果佳》,《演讲与口才》2000年第3期;北大核心期刊;
52、《校园流行“靓”与“酷”》,《心理世界》2000年第4期,北大核心期刊;人大复印资料《中学政治及其它各科教与学》2000年第3期全文复印;
53、《阅读必备的四种意识》,《中学语文教与学》2000年第7期,北大核心期刊;人大复印资料《中学语文教与学》2000年第7期全文复印;
54、《中师推普工作有误区》,《中学语文教学》2000年第8期;北大核心期刊;
55、《批评学生也要抑扬顿挫》,《演讲与口才》2001年第1期;北大核心期刊;
56、《让冷僻型课文导语热起来》,《演讲与口才》2002年第2期;北大核心期刊;
57、《强势传媒与作家的触电触网》,《新闻爱好者》2009年第16期;北大核心期刊;
58、《影视传媒对当下文学的“聚变”效应》,《电影文学》2009年第22期;北大核心期刊;
59、《态度、技巧、经验:领导面对媒体要考虑的关键词》,《领导科学》2013年第36期;北大核心期刊;
60、《新问题与新视域——21世纪中华戏剧与影视东南亚传播》,《戏剧文学》2014年第8期;北大核心期刊;
61、《第一棵茶树的文化意义》,《福建茶叶》2015年第1期;北大核心期刊;
62、《电影明星的“城里人”身份及其意义》,《电影新作》2015年第5期;北大核心期刊;
(五)其他重要报纸类
63、《“审美疲劳”挑战美学研究》,《文艺报》2004年6月19日第4版,该文曾引起一位教授的论争;
64、《网络新闻应少一点“性感”》,《中国艺术报》2005年4月22日第1版;
65、《城市景观美在人性内涵》,《中国文化报》2005年4月26日第4版;
66、《媒介时代的新诗》,《中国文化报》2005年5月18日第2版;
67、《“非典型”的写作现象》,《中国文化报》2005年7月13日第2版;
68、《关注民间文论》,《中国文化报》2005年11月9日第2版;
69、《文学的重铸》, 《中国文化报》2006年4月12日第2版;
70、《读者流失的思考》,《中国文化报》2006年5月10日第2版;《文摘报》2006年5月14日第4版全文摘录;
71、《作家身份的裂变》,《中国文化报》2006年5月24日第2版;
72、《文学的图像化趋势》,《中国文化报》2006年7月5日第2版;
73、《文学意味的蔓延》,《中国文化报》2006年8月16日第2版;
74、《学院批评因何失语》,《中国文化报》2006年8月30日第2版;
75、《学院批评的硬伤》,《文学报》2006年12月7日第3版;
76、《传媒与文学的未来》,《中国文化报》2007年1月9日第2版;
77、《文学与传媒共舞》,《中国文化报》2007年6月19日第2版;
78、《文学的技术化倾向》,《中国文化报》2007年7月24日第2版;
79、《谁来保护正在消亡的电影文化遗产》,《中国文化报》2016-05-21第4版;被中央电视台“文化十分”栏目播报;
80、《保护电影文化遗产延续城市文化根脉》,《中国文化报》2016-07-09第4版;
81、《电影能给城市带来什么》,《中国文化报》2016-08-13第4版;
82、《巧借电影文化,搞活城市创意产业》,《中国文化报》2016-09-03第4版;
83、《电影文化遗产保护的四大路径》,《中国文化报》2016-09-10第4版;
84、《影院复工要“且行且珍惜”》,《中国艺术报》2020年07月27日第002版;
85、《电影文化资源与城市旅游的结合模式》,《中国文化报》2019年04月13日第007版;
86、《“电影旅游”何谓》,《中国文化报》2018年12月01日第007版;
87、《金庸的武侠江湖》,《中国文化报》2018-11-10第1版;
88、《乡村振兴?看<我和我的家乡>》, 《中国文化报》2020-11-14第2版;
(六)国际期刊类
89、Post-pandemic Impacts of COVID-19 on Film Industry Worldwide and in China. Global Media Journal – Pakistan Edition Vol. XIII, Issue 02, Fall 2020.
90、Post covid19 comparison between Chinese and north American film industry :a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year 2020 cinema,Global Strategic & Security Studies Review (GSSSR),Vol. VI, No. I (Winter 2021).
91、Future of Video Streaming Platforms and Mainstream Cinema: A Case Study of Fujian Province, China,Journal of Peace, Development and Communication Volume 06, Issue 02, June 2022.
四、代表性学术著作
《电影的“城市性”》
作者:张经武著;
出版发行: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9.
ISBN号 :978-7-5203-4656-6
页数:359;字数:40万字
丛书名: 中国社会科学博士论文文库
五、代表性课题项目
(一)主持
1、2021年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比较视野下中国科幻电影工业与美学研究”子课题一“科幻电影城市性比较研究”负责人,立项编号21ZD16;
2、2015年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民族地区中心城市“文化特色危机”研究》,编号:15XSH014,项目主持人,该项目已经结题,结题号:20205234;
3、2013年广西哲社基金项目《新媒体影响下的中国文学东南亚传播现状与路径研究》;编号:13BXW006,项目主持人,该项目已经结题,结题号:201900054;
4、2015年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改工程项目《新媒体时代写作人才培育模式研究与实践》,编号:2015JGA335,项目主持人,结题号:20170224;
5、2014广西教育厅项目《艺术传播学学科发展现状及学科建设研究》;编号:LX2014357,项目主持人;
6、2015年度厦门大学博士研究生田野调查基金项目《我国城市电影文化遗产保护:现状与路径》;立项编号:2015GF008;该项目已经结题;
7、2009年广西教育厅课题,《电子媒介对当下文学生态的解构与建构》,编号:200911LX395,项目主持人;该项目已经结题;
8、2008年广西教育厅课题,《北部湾核心城市特色文化的科学定位与和谐开发》,编号:200805LX221,项目主持人;该项目已经结题;
(二)主要完成者
1、全国艺术科学规划“十二五”项目《数码艺术潜学科群研究》;编号:13BA008;该项目已经结题,本人为主要完成者,结题号:艺规结字[2014]66号;
2、2012年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边疆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发展与少数民族特色文化保护研究》,编号:12XMZ057,该项目已经结题,本人为主要完成者,结题号:20161177;
3、201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中国传统母教文化的现代价值研究》,编号:12YJCZH203,该项目已经结题,本人为主要完成者,结题号:2015JXZ1915;
4、2015广西哲社基金项目《“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广西少数民族特色文化产业创新发展路径研究》;编号:15FMZ001,本人为主要完成人;结题号:202000056;
5、2010年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改工程项目《财经类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编号:2010JGB077,该项目已经结题,本人为主要完成者;
6、2010年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改工程项目《创意经济时代背景下的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编号:2014JGA215,该项目已经结题,本人为主要完成者;
7、2007广西教育厅课题《从会展文化建设的角度探讨如何提升广西会展业的品质》,编号:200705LX328,该项目已经结题,本人为主要完成者;
六、主要科研获奖
1、2021年,论文《电影的“城市性”理论》获得福建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2、2020年,学术专著《电影的“城市性”》获得第16次广西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3、2018年,论文《“框取”与“溢出”:电影作用于城市旅游的机制》获第15次广西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4、2018年,“我国城市电影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系列文艺理论成果”获广西文艺“花山奖”创新奖;
5、2021年,论文《电影共同体美学的要义及其与中国文化传统的联系》获得中国高校影视学会第十四届“学会奖”评比论文类一等奖;
6、2019年,专著《电影的“城市性”》获得中国高校影视学会第十二届“学会奖”评比专著类一等奖。
7、2017年,论文《城随影动:电影文化遗产与城市创意产业发展》获中国艺术学理论学会艺术管理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年会教师学术论文大赛一等奖;
8、2017年,论文《被遮蔽的哈尔滨:中国专业影院之诞生与早期电影文化格局》获中国高校影视协会第17届年会论文“学会奖”三等奖;
9、2012年,论文《传媒批评的在场与学院批评的失语》获广西文联第九届“广西文艺评论奖”;
10、2012年,论文《南宁城市特色文化的科学定位之我见》 获“广西发展论坛”优秀论文三等奖;
11、2006年,论文《论媒介时代新诗的裂变》获广西文联第六届“广西文艺评论奖”;
12、2005年,论文《中国民间歌谣中的文论思想》获《文艺理论与批评》杂志(北大核心期刊) “全国文艺理论与批评”征文三等奖;
七、主讲课程
(一)博士、硕士研究生课程
电影与城市;电影文化产业;
(二)本科课程
华语电影研究、电影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电影理论基础、电影读解、艺术概论、美学基础、文化创意产业、流行艺术欣赏、写作、公关传播、媒介事件研究、跨文化传播、传播学概论、新媒体研究、文化项目策划、国际汉语教学系列课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