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理想型的媒介社会学经典创立者——重返韦伯与帕克
近日,闽江学者讲座教授、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白红义教授在我校传播学院三楼融媒体教室开展了一场题为“作为理想型的媒介社会学经典创立者:重访韦伯与帕克”的讲座,本次讲座由传播学院副院长张梅教授主持,传播学院谭雪芳教授、黄华副教授和陈蕾副教授与2020及2021级部分硕士生参加讲座。
讲座伊始,白红义教授提及在李红涛和黄顺铭的这篇文章(《从“十字路口”到“中间地带”——英美媒介社会学的边界工作与正当性建构》)中,从媒介社会学这样一个学科领域,来确定自己的边界工作。而白红义教授在《作为理想型的媒介社会学经典创立者:重访韦伯与帕克》中正是对媒介社会学在正统社会学里的位置的思考和呼应,从另一个角度去讨论媒介社会学的合法性的问题。由此白红义教授引出了媒介社会学“正当性焦虑”的话题——媒介社会学是一门在媒介研究中嵌入社会学的思想、理论和方法的交叉学科,它起源于社会学成型时期学者们对新闻、媒体、传播等问题的关注,现在却陷入需要“自我证明”的境地。白红义教授指出,这一现状既是媒介社会学领域尚未形成共享的学科文化的体现,也是导致它缺乏稳固的学术合法性的重要原因。面对这一现状,李红涛和黄顺铭在文章中强调要有两种边界工作的策略:一种是“阐发媒介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以将船舶议题带入社会学视野”;另一种是“凸显‘社会学敏感性’,以将媒介社会学和传播学相区分”(李红涛、黄顺铭,2020)。白红义教授认为这一策略主要是从面向当下的立场,实际上我们还应当回到过去。
回到过去也就是重访学术演进过程中的经典,这里使用的经典概念是来自美国文化社会学家亚历山大的概念,指人(经典大家)、指思想(经典理论)、指表达思想的载体(经典文本)。学科的根基就体现在那些被称为“经典创立者”的理论家、重要的理论或者关键文本上,它们居于社会科学的中心地位。因而,要树立媒介社会学的学术合法性需要回到过去,去寻找媒介社会学的“经典创立者”。白红义教授由此提出两个问题:第一,韦伯和帕克是否构成了亚历山大所说的经典创立者?第二,为什么是韦伯和帕克在媒介社会学领域扮演了这一先驱角色?
白红义教授首先提及了韦伯1910年在首届德国社会科学社会学会议上公开的一份新闻社会学研究计划,韦伯在这份初步报告提出要研究两个问题:一是报纸的商业模式,另一个是报纸的总体特征。因此,白红义教授认为,把韦伯视为媒介社会学的先驱,在于这项研究计划的两大特性:其一,它是首次针对彼时剧烈变动中的新闻业的研究计划;其二,韦伯为此计划设计了一个经验研究的总体方向。韦伯把抽象的理论框架和媒介与文化问题的宏观思考,转化为非常具体的、可以经验化处理的、成系统的研究问题,即使这些问题没能被完全展开,但这些成体系的问题本身就已经为我们勾勒出韦伯的媒介社会学的概貌。针对另一位先驱者帕克,白红义教授先介绍了他的成长脉络和学术经历——帕克早年是记者;直到1914年,50岁的帕克才开始在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担任讲师;帕克对新闻的研究在他加人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后不久即开始,一直延续到他从该系正式退休后。白红义教授认为,帕克对新闻与报业的关注点在于其能够吸引公众注意、激发讨论,从而形成舆论的特质上。可以说,新闻与报纸所具有的公共性才是帕克媒介社会学思想的重点。总体来看,帕克对新闻、媒体、传播、舆论等问题的研究兴趣贯穿于他的学术生涯,这些问题与他的人生经历和彼时美国的政治社会环境有关。尽管研究主题偶有差异,但他的研究一直体现着他所秉持的社会学思想,即实用主义的态度、互动主义的观点和集体行为的视角。
白红义教授认为,韦伯与帕克都被公认为是现代社会学发展过程中的关键人物,而他们也足以成为媒介社会学这一分支领域的经典创立者,只不过他们这一角色在媒介社会学领域的建构过程却有所不同。韦伯是一位被新发现的创立者,而帕克则是被再发掘的创立者。最后,白红义教授指出,从韦伯和帕克的媒介社会学思想得以被新发现和再发掘的过程可以发现:经典创立者的确立是一个历史建构的过程,后世对这些学科先驱的发掘、认识、了解和确认必须经过时间的洗礼。在这一过程中,需要认识到以下三点:在学科实践者中,我们要对学科创立者和贡献者有所区分,前者的数量有限,决定着学科的旨趣和走向,而后者可以持续出现,在创立者建立的传统中推动学科发展;经典创立者的经典地位不是在开始阶段就确立的,而是经过一个历史过程的塑造,但是理解这一过程需要回到当初的学科成型时期;这一历史塑造过程,同时也是一个排斥与屏蔽“非经典”的过程。白红义教授更进一步提出为什么这两个人恰恰是经典创立者的问题,结合Camic所说的学术先祖选择,白红义教授认为从内容契合性来看,韦伯和帕克的研究为后世研究在研究旨趣、理论资源、方法论等方面提供了不少启发;从声望角度考虑,韦伯和帕克都明显具有更强的学术声望。
讲座最后,白红义教授提出将重访作为一种方法。回到过去关于新闻的研究和理论思考,重新梳理前辈学人对新闻的认识和理解,挖掘知识传统,以故知新。发掘、阐释、再思过去研究中的经典概念、方法、人物、著作、理论等。讲座最后,张梅教授进行总结,她认为白红义教授不是以个人传记的方式来进行两位经典创立者的写作,而是在媒介社会学的知识版图中思考两位经典创立者的浮现脉络,并采用“理想类型”的方式对彼此的研究旨趣、理论资源和方法论进行光谱式分析,最后他对“重访”方法的思考,以清晰的方法论意识对回溯学术史经典的路径进行了凝练,值得学习。
文字:蔡雅欣 严晶晶
图片:王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