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江学者讲座教授、复旦大学教授白红义系列讲座之一:作为“科学标签”的新闻社会学
6月30日下午,闽江学者讲座教授、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白红义在我校传播学院三楼融媒体教室开展了一场题为“作为‘科学标签’的新闻社会学:起源、复兴与巩固”的讲座,对社会学如何影响新闻学研究的问题意识、学科边界,新闻社会学这一研究领域是如何发展的,其历史脉络是怎样形成的等方面进行讲述。传播学院副院长张梅教授主持讲座,我院院务委员连水兴教授、新闻系主任宋美杰副教授、新闻系副主任池见星老师、汪金汉博士与2020级及2021级新闻传播学术硕士参加了本场讲座。
讲座伊始,白红义教授强调,新闻研究是具有多学科性的,政治科学、社会学、历史学、语言学等学科在形塑新闻研究中具有重要影响。其中,社会学作为背景性学科,在新闻研究的历史演进中发挥重要作用,推动了“新闻社会学”这一学科的形成。而将“新闻社会学”作为一个科学标签确立起来,可以将不同时期对新闻的社会学研究纳入进来,通过梳理新闻社会学的形成过程,厘清其学科特征。
白红义教授对“新闻社会学”的概念进行了界定。他表示,新闻社会学研究可以大致分为起源、复兴、巩固三个阶段。新闻社会学研究的源起可以追溯到19世纪和20世纪德国学者对媒体进行的规范性研究,学者更为关注新闻业应该做什么和记者如何完成工作。这段时间最为重要的贡献并不在于提供了多么精致的理论和科学的观点,而是一种社会学研究思维的确立。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一批社会学研究者深入新闻室内部,形成了一系列以新闻民族志为方法的著作。新闻社会学得以复兴,进入黄金时代。这一时期,学者们以怀特的把关人研究作为批评起点,关注新闻生产的创造性问题。在复兴阶段,新闻社会学研究的分析单元不再是个体把关人,而是作为复杂建制的新闻机构;强调对新闻生产惯例与实践的经验性考察;关注生产与过程,强调新闻是被生产出来的,而不是被发现的。但这段复兴是短暂的,90年代以后,研究陷入停滞。白红义教授强调,这段短暂的复兴期发挥着重要的桥梁作用。它上承了芝加哥社会学派开创的新闻研究传统,又下启了第二波新闻室民族志研究,反映出新闻社会学研究在历史上的连接性。
白红义教授指出,一方面,随着互联网与新闻业结缘,新闻业拉开了数字化转型的帷幕;另一方面,新闻研究作为学科名称得以确立,新闻与技术交织在一起,从根本上对既有的新闻社会学研究提出挑战。在这一背景之下,第二波新闻生产研究浪潮也拉开序幕,进入崭新阶段。这一时期的新闻社会学,在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主体方面都发生了转变。研究对象不再局限于新闻室,STS等新理论范式被引入研究当中。在新闻室中,以算法、情感、知识为代表的新“客体”不断涌现,这要求新闻研究者们保持开放态度,不断丰富、更新理论。
在讲座中,白红义教授提出,在数字新闻和数字新闻业已是大势所趋的情况之下,“新闻”与“社会学”之间需要强化再连接的广度与深度。当前,新闻研究仍处于单向输入阶段,缺乏对其他社会学理论本身提供贡献。怎样把数字新闻研究与其他社会科学的关系从单项输入变成双向交流,仍是值得深耕的研究领域。
白红义教授与现场同学就新闻社会学在互联网时代的发展问题进行了热烈互动和交流。最后,张梅教授总结到,白红义教授以新闻社会学为专题,从今天开始围绕学科史、经典作者和经典作品进行三场系列讲座,展示了就某一领域进行多维度、多主体探索聚焦的学术能力和学术路径。白红义教授站在学科发展史的高度,区辨百年来新闻社会学的起源、复兴和巩固,并进行其中不同阶段具有亚范式转换意义的分期,体现了对百年来新闻社会学丰富文献的熟稔与学术地图的凝练。
文字:刘云
图片:陈宝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