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旧栏目  首页动态

重庆大学郭小安研究员来我院分享“后真相时代的情感表达”

时间:2017-12-18浏览:833

重庆大学郭小安研究员来我院分享“后真相时代的情感表达”

  1214日晚,重庆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助理、博士生导师郭小安研究员应邀于我院五楼会议室做了一场精彩的学术报告,主题为“后真相时代的情感表达:不同语境下的审视与反思”。报告由院务委员张梅副教授主持,连水兴副教授、谭雪芳副教授、宋美杰副教授、陈蕾博士及新闻传播学、艺术学等专业研究生与会聆听学习。

  郭小安博士以其风趣诙谐的语言向同学们解释了何为“后真相时代”,以及在中国语境下情感表达的差异。报告主要内容如下:

    1、后真相本质上是对西方理性化过程的一种平衡和矫正,它并没有突破民主与政治的既定框架。

 后真相实质上并未带来多少新内容,它本质上仍然是对现代化过度理性后果的一种批判与矫正,只不过其主要批判对象是围绕生产“真实”的新闻业而展开,是对传统新闻专业主义提倡的规范化、程序化、技术化、数据化的一种反动。所谓哲学意义上的新闻真实其实并不存在,在现实中只能是“是经过一定的结构性或程序性处理过的被再现后的真实”,或者也可以把它规定为是“程序规范和有机真实”。而且,一旦理性、客观和程序化原则成为新闻业追求的目标,新闻容易在科层制和数据画的共同作用下偏离大众。在这种背景下,数量、模型、信息成了真相的唯一保障,这种过分追求理想计算的方式同样带来一种“科学的偏见”,客观性价值论为用来装点政治立场的工具。在历史的长河中,后真相不过是情感与理性相互较量后矫正和平衡的产物。

    2、中国激烈的情感表达与动员恰恰是制度化参与渠道不足引发的“挤压效应”。

 与西方国家的制度化、理性化过度发展不同,在中国特定的社会生态下,网络公共事件的发生和发展,很大程度上遵循的不是理性计算的逻辑,而是情感动员的逻辑,网民的参与动机往往是道德的对错和情感的共鸣,而非输赢的策略算计。在情感动员策略中,愤怒、悲情、戏谑是频繁使用的情感策略,其中,愤怒和戏谑的传播力量最强。愤怒主要是以微博为代表的社交媒体中传递,可以迅速引发网络围观和议题聚焦,完成初始动员;戏谑主要通过段子、图片、视频等方式,通过微信的迷因式传播,完成病毒式传播。

    3、情感与理性相互影响,不能割裂,“后真相”唤醒的只是被隐藏的情感。

 20世纪90年代以来,贾斯伯等人重新情调了情感在社会抗争中的作用,认为在社会运动的动员过程中,除了结构、过程外,参与者的情绪扮演了重要角色,并由此提出了情感管理、情感转化、情感控制等概念。后真相是西方理性过度发展的一种矫正,事实上,情感与理性总是相互影响,很难真正割裂开,在社会学领域,情感与理性甚至成为两种相互竞争、相互补充的范式。

 情绪化并不必然会沦为勒庞所揭示的“乌合之众”,也并不必然导致桑斯坦所揭示的“群体极化”现象,只要引导得当,公众也可以形成理性协商的公共领域和“意见的自由市场”,产生自我净化能力,使得群体表达从混沌、无序、偏激逐步走向客观、理性和辩证。

 讲座结束后,张梅副教授做了总结性发言,感谢郭小安老师百忙之中为同学们作讲座。在提问环节,同学们踊跃发言,郭小安老师对同学们提出的问题一一作答。

(供稿/传播学院 潘璟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