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中国电影学派与产业发展模式的内在互生高峰论坛”在福州西湖之畔召开。论坛由北京电影学院和福建师范大学联合举办,福建师范大学传播学院和北京电影学院未来影像高精尖创新中心联合承办。
论坛开幕式由福建师范大学传播学院院长谢宗贵主持,福建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陈晓红向莅临论坛的专家学者表示欢迎和感谢。北京电影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胡智锋以视频致辞的方式,阐发了中国电影学派建构与电影产业发展的内在互生关系。全国政协委员、北京电影学院高精尖中心名誉主任侯光明在致辞中肯定了此次论坛的重要意义,并介绍了该校对构建中国电影学派的倡议与推进举措。
继往开来,探索新路
主题论坛的上下半场,分别由北京电影学院科研处处长、《中国电影学派理论体系构建》艺术学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刘军和福建师大传播学院创始院长、福建省电影剧本创作研究中心主任颜纯钧主持。侯光明发表了《中国电影学派的研究进展与未来展望》报告,中国电影资料馆馆长、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主任孙向辉则以《继往开来,厚植中国电影学派之基》为题同弦共振。重大项目课题团队的各子课题负责人贾磊磊、周星、王志敏、王海洲、刘汉文和首席专家刘军研究员等分别从产业发展的不同视角报告了对于中国电影学派建构的深度思考。
侯光明介绍,北京电影学院在2017年成立了中国电影学派理论研究部,率先提出了中国电影学派的概念。近年来,关于“中国电影学派”的研究已成为显学,带动了理论研究、人才培养、艺术创作的发展。他认为,在创作实践上,要让国家政策、地方政策、企业和电影人这四台“发动机”形成合力,推出更多类型化、多元化,运用先进影像技术的中国式大片。
孙向辉介绍了中国电影资料馆承担的“中国电影学派基础学术工程”进展情况。在这个工程的支撑下,努力做电影精神的传承者、电影分线发行的实践者、电影评价体系建设的推动者。
贾磊磊从集体记忆的角度阐述巴赞的“木乃伊理论”。他将电影分成两类:一类是想象型电影,强调虚构成分;一类是再现型电影,强调现实层面的历史依据。从而举例论证电影作为视觉纪念碑的意义。
周星提出,要顺势而为,创设中国电影话语体系。他提到在电影产业方面近年来形成的“123”,即中国占据全球第一银幕数、第二高票房和第三大产量。认为基于市场高效运转应当顺势而为,辩证看待中国新主流状况中对电影创作的新认识。
王志敏强调了在新发展阶段如何建设电影强国的问题。他从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时提出的“以美为媒”出发,参考脱氧核苷酸的结构,论证了电影艺术、电影工业、电影教育、电影美学如同一种有机结构相互联结协作。要实现电影强国,必须对艺术、美学、生产和传输进行聚焦和发力。
王海洲从文化传统视野下切入中国电影学派的研究。他详细阐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关系、人人关系和人我关系,对应到电影创作当中,要重视天人关系、人人关系和人我关系的相关研究。
刘汉文尝试提出近年来中国电影形成的发展模式。他认为这种模式目前遇到了新挑战,需要从进行电影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增加复映片和进口影片对院线的供给,创作出更多社会问题性的影片等方面优化发展模式。
刘军详细阐述了中国电影技术发展历程的七个时期。他认为当下属于先进影像技术时期,除了让电影延伸到传播端营销端,还要在影像上提升整个行业。并提出要从思维变革、文化转型、科技提升、智能运用等方面构建产业技术发展模式。
产业现状与发展趋势
在专题论坛“中国电影产业历史、现状与趋势”中,北京大学艺术学副院长李道新、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陈阳、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刘藩、北京电影学院青岛创意媒体学院教授刘嘉、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副院长范志忠、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教授黄望莉、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教授张华、《当代电影》杂志副编审林锦爔、浙江师范大学文化创意与传播学院讲师陆佳佳、福建师范大学传播学院博士研究生吴晓钟等先后发表观点。
李道新认为,在数字时代,“空气说”和“同化论”可以同中国电影的美学精神进行结合。电影需有影有戏,而方法就是要让一切都同化在空气里,做到“通天下一气”。
范志忠梳理了中国电影区域发展的现状和产业格局的改变。他认为东部电影的发展是与沿海沿海民营经济一同崛起,中西部地区则是因区域文化而在产业中占有一席之地。
黄望莉提供了上海1905年-1937年间电影企业的模式与经验。从历史沿革来看,当时粗糙的电影摄制和管理得到逐渐规范,而海内外资金和资本结构的尝试等直至今日也在影响电影产业。
张华论述中国早期电影企业中的地缘、业缘和学缘三种社会关系。她认为由此可以看出在早期上海,独资经营的理念因构成成员来源有较强的关联度,当今仍需研究其中的弊端和优势。
林锦爔提出动画片要做到本土化,作品要与市场连接,建立畅通的组织架构,产业规模则需要整合营销思路,增加中国动画的辨识度。
刘嘉讨论了受疫情影响后,电影窗口期的改变,以此看发行的变化与创新,分析中国在多银幕多人口的条件下如何反馈回报电影上游。
陈阳从剧本角度,结合王志敏提及的中国美学,提出在华人导演作品中,中国美学的作用,认为“活塞原理”与气韵说具有“凝缩——释放”的内在肌理同构性。
刘藩从产业集群上进行展开论述。他用蚂蚁个体和群体进行类比,强调在技术发展的过程中,产业的聚集是能够带来更为复杂的群体智慧、协作和效果。
新发展阶段与电影强国的实现路径
在专题论坛“新发展阶段与电影强国的实现路径”中,北京大学影视戏剧研究中心主任陈旭光、北京电影学院中国电影文化研究院执行院长吴冠平、《电影艺术》主编谭政、中国电影科学技术研究所高新技术研究部主任刘达、北京师范大学亚洲与话语电影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张燕、福建师范大学传播学院教授张经武、闽江学院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李群、福建师范大学传播学院讲师林成文、福建师范大学传播学院讲师章文哲、福建商学院传媒与会展学院讲师金珊、北京电影学院博士后李晓昀、福建师范大学传播学院博士研究生方力等先后发表观点。
陈旭光对于电影工业美学的进行了详细诠释。他认为除了强调技术指标、视听效果、工业程度外,还需包括产业链的几个重要环节。电影工业并非是完全的理性化和规章制度化,同样也需要按照美的规律去创造。
吴冠平主要针对产业维度的几个特征,阐述了中国电影向内和向外的文化传播,电影的现代性和情感性不容忽视,认为文化性则更多体现在新发展阶段不同主体之间的代际差异。
谭政从早期和近年动画电影产业的发展动态中,提出做强动画电影方面的路径是拓展故事,因主体的变化而变化,青年化发展,依托科技演进。
刘达强调了产业进步总是与科技密不可分,电影线上线下业务要统筹发展,融合并进。人才培养方面特别提出了要注重以博养专,还有文理并蓄。
张燕将香港电影作为例证进行剖析。她认为在香港混合殖民统治,岭南移民和香港特有的社会结构影响下分成血缘共同体、地缘共同体、精神共同体,提供了香港电影在中国框架下辐射海外华人群体的思考。
福建师范大学张经武、李群和林成文分别从文化资源的保护,内容“真实”图景的重构以及和跨媒介融合趋势及其影响,强调在当下,一个电影强国应对电影文化重要的不可再生资源加强保护,而媒介作为新生事物是能够参与并协助这类影像的建构和保存。章文哲选取了钟惦棐电影批范式和启发,在新的发展阶段,能够获得细致且专业的电影批评,也将反馈与电影产业的各个环节,特别是作品的创作环节。
论坛闭幕式由福建师大传播学院学院副院长、福建省电影剧本创作研究中心副主任吴青青主持,由福建师大传播学院教授刘汉文总结。重大课题首席专家、北京电影学院科研处刘军研究员宣布闭幕。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2035年实现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电影强国是文化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电影学派理论体系的构建是实现电影强国梦的重要学术工程。此次论坛的召开,各位专家从电影产业发展的角度,为复杂国际形势下如何建设新时代的中国电影学派,提出了诸多前瞻性和建设性的思想,论坛内容精彩纷呈。
论坛还吸引了福建省文联、电影制片厂的专家,以及福建闽南师大、福建江夏学院、闽江学院、武夷学院、福建商学院等诸多省内学术嘉宾的参会,会议代表达到60余人。
(作者为福建师范大学传播学院戏剧与影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