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旧栏目  学院动态  学院新闻

台湾世新大学陈清河院长莅临我院讲学

时间:2014-05-14浏览:590

 

 

  2014513晚,由传播学院主办、台湾世新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陈清河教授主讲的台湾媒体发展的借鉴讲座在我校立诚楼1-202教室举行。此次讲座由我院院长谭华孚教授主持,学院丛春华教授、连水兴副教授以及卢佳音、许一婷、黄华、黄果等青年教师、部分传播学研究生以及广电新闻学(闽台)、广电编导(闽台)专业的同学共150余人参加了讲座。

  陈清河教授现为台湾世新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台湾央广董事、台湾今日新闻网董事,并曾担任台湾政治大学广电学系主任兼所长、台湾电视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台湾广播电台基金执行长,具有丰富的学界、业界经验。

  陈清河教授首先阐释了台湾当前的媒介环境及媒体人应具有的媒介素养。他认为,作为一名优秀的传媒人,要具有千里眼(眼观四方)、顺风耳(耳听八方)、敏感的鼻子(知道什么内容才符合市场需求)、拉练的嘴巴(要会说有内涵的话)、公关的右手(能和别人轻松沟通)、创意的左手以及平稳的双脚学会当抬头挺胸的传媒人),具体来说,就是要同时具备沟通力、活动力、影响力、运营力、政治力、经济力、文化力、社会力、宗教力、科技力、专业力和公信力。

  随后,陈清河教授结合自身从业经验,借用媒介科技决定论的历程谈台湾的媒介环境。他坦言,21世纪初,台湾作出开放电视台的决策,使得台湾从原先只有3家电视台迅速发展到拥有40多家电视台,媒体竞争压力瞬间增大。他指出,以前,媒体人待遇高,工作环境也相对轻松,如今竞争压力大,但工资低。现在的工资水平和二三十年前相比,反而倒退了。此外,以前许多时候努力就会成功,但现在努力很多时候不会成功,只有很努力、有想法又有做法的人才容易成功。这是从过去空间化传媒、分散化传媒,到现在的自媒体时代的时代变化要求。对于电视台开放,陈清河教授认为,开放的利弊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一个事实是,这是一个物竞天择的社会,适者生存。

  关于近年来台湾传媒发展的重要事件,陈教授认为包括2006年台湾成立通讯传播委员会(NCC);2007NCC发出WIMAX移动电视牌照;2012年公民新闻飞速发展;20134G牌照发放,M化(媒体移动化)、U化(资讯普适化)时代来临以及2016年有线电视数字化将完成等。 如今,受到新媒体的冲击,台湾的媒体处境也并不乐观。陈清河指出,近年来,台湾媒体广告收入均有所下降,例如20112012年,台湾媒体中无线电视广告下降22%,有线电视广告下降4%,同时,目前台湾媒体运营还面临着媒体营收稀释、新旧媒体定义未明、在地服务市场受限、数字媒体内忧外患、公信难存、意识型态群众切割以及法规延滞、政策混乱等问题。

  在和传播学院师生互动的环节中,陈教授针对台湾电视新闻频道的发展情况以及台湾媒体如何做到族群平衡等问题进行了回答。针对后一问题,陈教授指出,族群问题在以前还是一个大的问题,但在近年来已经不是问题了。目前族群逐渐融合,许多年轻人也不再刻意提及族群问题,像现在许多年轻一代不会说客家话,但是还是客家人。

  讲座最后,谭华孚院长进行了总结,并透露今年秋季在传播学院进行十周年院庆时,陈清河教授等学界、业界名家将再次来到我院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