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动态

寻乡村振兴之魂,助青年对话电影——《凤鸣飞天》青年观摩会在福建师大举行

时间:2024-06-16浏览:75

2024年6月14日,电影《凤鸣飞天》青年观摩会在福建师范大学星雨剧场顺利举办。本次活动为院线电影《凤鸣飞天》全国试映,由福建师范大学传播学院和江西豪铭影业共同主办、福建师范大学溪源映画承办,导演黄辉、制片人艾福仁、特效总监孙阿超等主创代表莅临现场,传播学院党委书记郑文灿以及传播学院师生观看了影片并与主创人员交流对话。

电影《凤鸣飞天》由江西豪铭影业有限公司、抚州市属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星光恒艺影视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联合出品,中共抚州市委宣传部、中共崇仁县委、崇仁县人民政府、北京复兴时代国际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联合摄制。我院刘汉文教授担任影片总策划,2021级戏剧与影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郑泽坤担任影片副导演。这部充满温情与正能量的作品以“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建设”为主题,以江西抚州和崇仁为拍摄地,借一只麻鸡的视角讲述了麻鸡与主人公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的温暖故事,并以巧妙手法融中华传统文化于其中,传达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开启了文艺赋能乡村振兴的新实践。

在试映后的主创团队见面会中,黄辉导演回忆了《凤鸣飞天》的创作过程,并深入介绍了影片的创作背景和艺术追求,分析了影片的艺术特色和社会价值。他指出本片关键之处在于立意的选择,并从两个方面出发对其进行阐释:其一,由崇仁相山道家文化延伸出的药食同源理念,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代表。以药膳为切入点展开叙事,是对相山背后人文内涵的生动展现。其二,具有凤凰基因的麻鸡向死而生,实质上蕴含着生命重组、生命永恒的概念,这与《牡丹亭》中的经典台词“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与汤显祖对生命与爱的理解有着共同之处。以麻鸡为视角讲述故事,是对这二者的一次尝试性结合,亦是对抚州文化和崇仁文化底蕴的一次深入挖掘。

同时,黄辉导演对“乡村振兴”这一理念在片中的呈现做了充分阐释。他认为乡村振兴包括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五个方面,并不能固化为对乡村业态振兴的单独指代。乡村振兴不是简单的人到乡村便可振兴,只有构筑和谐完整的文化背景,方能带来值得期待的前景。本片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以麻鸡生态养殖为重心,将生态振兴落到实处,推动实现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相得益彰。

本次观摩会设有互动环节,为青年观众提供了与电影创作者直接对话的机会,二者完成了一场别具一格的思维碰撞。有观众认为该片选材好、演员演技精妙、文学性强。还有观众指出本片在生态影像上颇具亮点,导演借大量的绿色、丰富的自然环境,以及女主角方碧涵弹古琴时的画面定格,加之对小动物、小虫子、树叶的特写,表现了人与自然的相互依靠与相互成就。

《凤鸣飞天》是一部反映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精神的影片,通过精湛的艺术表现和深刻的主题探讨,展现了中国电影的创新力量和文化自信。其对乡村振兴这样一个宏大主题进行了具体化描写,讲述青年人如何结合自身特长回报家乡、建设家乡,对如何展现主旋律题材、如何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等现实问题交出了一份答卷。

电影《凤鸣飞天》青年观摩会的成功举办,为中国电影在青年群体中的进一步普及与深入提供契机。本次活动不仅仅是我院深入推进数字传媒产业学院建设的重要举措,也为青年与电影文化的深度对话搭建了平台,鼓励青年观众以新的视角审视国产电影,为促进电影文化的交流与传播做出贡献。


文/黄灵瑶 薛之睿

图/邓海琳 王睿沐 王梓宁 黄晞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