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编导(含闽台合作项目)专业介绍

时间:2020-07-04浏览:1075

1.培养目标:本专业坚持贯彻“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着眼于广播电视发展的学科与产业前沿,培养具备较高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掌握广播电视艺术学的基本理论,了解广播电视产业发展最新动态,掌握广播电视节目的创作方法和制作技巧,掌握广播电视专业的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具备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时代意识和国际视野;以及终身学习与专业发展意识,能够在广播、电视、网络等传媒机构胜任节目策划、制作、运营等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2.课程设置:

本专业核心课程设置有广播电视导论、视听语言、广播电视编导、影视编剧、影视导演、电视节目策划、广播电视采访、纪录片创作、广播电视节目形态研究等。

闽台合作项目与台湾世新大学合作,采取“3+1”联合培养模式(即3年在本校,1年在世新大学学习),本专业核心课程设置有广播电视导论、视听语言、广播电视编导、影视编剧、影视导演、电视节目策划、广播电视采访、导演实务、电视导播学等。

3.学制:4年。

4.学位:艺术学学士学位。

5.就业前景:该专业毕业生能主动适应影视艺术节目市场和文创产业发展形势,就业满意度较高。绝大多数毕业生进入各级电视台、影视媒体、文化传播公司、艺术培训机构从事影视艺术节目的策划、制作、运营和艺术教育等工作,部分学生进入一线卫视和一线城市大型传媒公司担任节目编导,并初露锋芒,如纪录片《航拍中国》的主创团队就有多名该专业毕业生。

6.近年毕业生就业率:近三年该专业就业率均为100%。

7.保送及考取研究生情况:一批优秀毕业生保送至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国传媒大学、西南大学、上海大学等高校;一批优秀毕业生考取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北京电影学院、中国戏曲学院,以及英国拉夫堡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浸会大学、台湾世新大学等境内外知名学府继续攻读硕士研究生。

8.促进学生发展的相关举措:制定《传播学院关于组织学生参加学科专业技能竞赛的实施办法》,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北京大学生电影节、上海大学生电视节等大型专业大赛,参与省、市主流媒体专业实践,在学院举办传媒人形象节、影像联展等专业活动,提升学生专业素质。

9.部分骨干教师

(1)吴青青,副院长,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主要学术兼职有全国艺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专业分委会专家、中国高教学会影视教育委员会理事、福建省电视艺术家协会青委会副主任委员等。独立主持教育部、文化部等科研项目,福建省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团队(广播电视)负责人,曾在《当代电影》、《电影评介》、《福建师范大学学报》等各级刊物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参与编写《影视剧作选评》(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美国电影分析》(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等学术著作。为本科生主讲《电影读解》、《类型电影》等课程。

(2)郑宜庸,影视艺术系主任,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福建省电影家协会副主席、中国高校影视学会理事。主要从事电影教学、研究与创作,独立完成2009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中国电影编剧口述史》,著有《审美之难——电影的一种特殊表述与观看心理》、《中国当代电影编剧访谈录》,创作电视电影《杨门女将》(第二编剧)、电影剧本《妈祖》《嫁给契约》《幸福背后》等。

3)张经武,“闽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成果评审专家,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有各类作品200余万字见诸于《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北京电影学院学报》《当代电影》等报刊,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主持或参与国家社科基金、省哲社等各级科研项目近20项。学术成果涉及电影学、文化产业、文艺传播学、艺术理论、城市文化等众多领域。

(4)侯凯,影视艺术系副主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主要从事影视艺术教学与研究工作,开设本科生课程《视听语言》《文学作品导读(戏剧)》等,研究生课程《中国电影史专题》《独立影像与当代中国》等。近年来在《文艺研究》《当代电影》《电影艺术》等重要核心刊物发表论文十余篇,出版学术专著《上海早期影迷文化史(1897-1937)》(中国电影出版社)等。曾独立主持省部级社科项目1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点项目等多个课题。